|
在逻辑声已经有很多听损老人体会到佩戴助听器好处了,为什么还有部分听损老人不愿意佩戴助听器?导语 始创于1998年的逻辑声听力,在助听器专业验配行业已深耕细作二十二年,已服务数万用户,其中绝大部分用户是听障老年人。 逻辑声用户 ![]() ![]() ![]()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均寿命也大幅延长,助听器科技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老人们听力下降后通过选配助听器改善晚年生活质量的越来越多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听损老人对于助听器有排斥情绪而不愿意佩戴,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原因: 01 拒绝接受听力下降的事实 这部分尤其以轻中度听损老人居多,非但不承认甚至认为是讲话人声音太小或者口齿不清导致其听不清楚。这些听损老人安静环境下近距离、面对面、一对一交流或稍微大声是没太大问题,从而也不以为然。 02 对助听器的价值不认同 部分老人不愿改善自己的聆听状况,不认为自己听力不好会给自己和他人交流带来麻烦和痛苦。这与其是否具有购买力没有太大的关系,有的听损老人即使是孩子花钱为其选配助听器都不愿意。其实现在逻辑声听力各门店的助听器高、中、低端机型全覆盖,完全可以满足大部分听损老人的不同聆听需求。 ![]() ![]() ![]() ![]() ![]() 西嘉助听器系列产品 03 助听器佩戴效果不理想 有的听损老人试听或初次选配的助听器效果不佳会让他们对助听器及自己的听觉能力丧失信心,从此之后就拒绝助听器。 这种情况其实挺多! 之所以这样,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听障人士第一次寻求听力帮助的平均时间往往是在开始出现听力问题后的10~20年之间,这个时候的老人听力损失已到重度以上,老人大脑的听觉记忆和语言功能都已经严重退化,其佩戴助听器的效果比起轻、中度听损时也会差很多,康复难度也会更大,即使是老人戴上最好的助听器“听得见但听不懂”的也不足为奇。 很多老人初配助听器时,只关注到价格因素,误以为随便配一对助听器立马解决问题了,导致其忽略听力康复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使得助听器即使选配后老人家佩戴的几率也不高。 04 助听器不合适 造成助听器不合适的原因有很多,网购未经专业选配的助听器占大头,另外助听器的调试、机型、耳模或外壳不合适等等。 05 老人手指操作灵活性下降 老人手指操作的灵活性下降,会给正确佩戴助听器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其佩戴助听器的意愿和满意度。 06 负面言论或亲历的不专业验配影响 有些老人在听到他人选配助听器失败负面言论或者自己经历不专业验配后,产生心理阴影,会误以为助听器没有用或者对听力有害,也会排斥助听器。 07 中国人大嗓门多,汉语抗干扰能力强大 众所周知,中国人喜欢大声说话,重庆人大嗓门尤其众多,加之汉语声调具有很强大的抗干扰功能,轻中度听损老人聆听难度小,对助听器的需求不大。 汉语是有声调语言,声调主要涉及嗓音基本音高,而元音和辅音要靠陪音来表达信息的基本要素,所以汉语既靠基音又靠陪音来表达信息的基本要素;而无声调语言,例如英语,却只靠陪音来表达信息的基本要素。在语言传递中,以声调为载体比以元音、辅音优越,便于在嘈杂的环境中传送。 汉语声调抗干扰能力实验表明:在低通滤波75 Hz、S/N ( 信噪比) =25 dB、有非线性失真的条件下,音节清晰度28%,声母清晰度46. 7%,韵母清晰度39.5%,而声调的清晰度却高达97.7%,很少受到损失。在高通滤波0.25 kHk、S/N=25 dB、有非线性失真的情况下,音节的清晰度为29. 5%,声母清晰度为48. 6%,韵母的清晰度为38. 5%,而声调的清晰度高达98. 8%。 由此可见,声调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它在提高语言可懂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分类:
助听器知识
|